游走在“灰色地帶”的酒店自釀酒。多數酒店無自釀酒資質,相關監管即將跟上。
“自釀啤酒行業監管有標準嗎?”“一點酒味都沒有,連酒精度都不標,在酒桶上一點信息都找不到?!苯?,本報連續接到消費者對飯店內所出售自釀啤酒的投訴。
對此,記者對濟南自釀啤酒進行了一番調查,該行業不為人知的一面逐漸浮出水面,隨之帶來的問題也一一暴露。目前我市共有13家餐飲企業供應自釀酒,其中有相關資質證明的僅有3家。由于目前行業標準不明確,責任劃分不清楚,管理起來也缺乏相關的法律依據,使得自釀酒行業處于一種尷尬的“灰色地帶”。
自釀酒行業“有些亂”
連日來,記者探訪多家酒店發現,對酒店內自釀酒需要什么資質很多酒店負責人都不清楚,有的酒店拿出質監部門頒發的自釀酒資質,有的酒店拿出衛生部門頒發的資質,還有酒店拿出工商部門頒發的資質。
酒店自釀酒到底需要什么資質?業內人士透露,2009年實行的《食品安全法》中食品生產實行分段管理,關于自釀酒是沒有明確規定的。能拿出資質的酒店也是在2009年《食品安全法》實施之前就已經擁有的資質,2009年以后就再也沒有自釀酒頒發過任何資質。
記者調查發現,除了自助餐廳,濟南街頭大大小小的燒烤攤也是自釀酒的集中地,在位于二環南路的幾家燒烤攤,記者注意到店家所謂的自釀酒設備僅僅是一個桶裝的扎啤機,只具備降溫和充氣的功能,桶身上也無任何酒類相關信息。據一位熟悉釀酒行業的業內人士稱,自釀酒設備成本高,而多數店家都存在掛羊頭賣狗肉的情況,雖然打著自釀酒的旗號,但對外出售的酒卻是從酒廠直接購入的桶裝酒。
監管空白是癥結所在
本報近日連續報道消費者質疑酒店自釀啤酒的報道,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濟南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濟南市的自釀酒行業進行了初步摸底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市共有13家餐飲企業供應自釀酒,其中有相關資質證明的僅有3家。
有業內人士表示,我國對自釀扎啤有明確的監管要求,餐飲企業經營自釀扎啤需要擁有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合格證和衛生許可證(自釀),從業人員要持健康證上崗,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也要增添自釀這項,但國內酒店的自釀酒顯然做不到這一點。
市食藥監局副局長劉金宏表示,自2009年6月1日開始實施《食品安全法》后,有關部門對涉及食品的行業實行分段管理,生產環節由質量技術監督局管理,流通環節由工商局管理,餐飲服務監管由食藥監局來負責。
利潤空間巨大受商家追捧
自釀酒利潤如何?為何如此受商家追捧?記者在網上輸入“釀酒設備”,搜出相關信息有100多萬條,出售釀酒設備的廠家和供應商也是琳瑯滿目。記者以飯店老板的身份,聯系到泰安一家釀酒設備廠,對方介紹說,一般的釀酒設備價格在8萬元到50萬元之間,而且占地面積很大,工藝流程復雜,釀造啤酒還需一到兩個星期的發酵期,飯店購買的話很不劃算。隨后對方向記者推薦一種小型扎啤機,“價格才幾千元左右,口味也差不多,很多酒店都選這種扎啤機當釀酒設備?!?/P>
這位釀酒設備廠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很多飯店的自釀酒都只是噱頭而已,他們從酒廠買來桶裝啤酒,直接灌到這種扎啤機內,再加上二氧化碳,調好溫度后,打出來的啤酒就是原漿酒,有時候為了省時間,連殺菌和過濾都省掉了,“現在很多啤酒廠都對外提供桶裝啤酒,由于價格低廉,很多飯店選擇從酒廠甚至以更低價在小啤酒作坊里面買酒,再以自釀酒的名號出售給顧客?!痹撠撠熑私榻B說。
自釀酒的利潤空間到底有多大?一位酒店老板告訴記者,濟南的扎啤成本價每噸在1500元左右,如果按照每升自釀酒10元計算,一噸的利潤在8000元左右,如此高額的利潤正是自釀酒對商家最大的吸引力。
看看國外的自釀酒
據媒體報道,奧巴馬入主白宮以后,新增了一個部門專門為美國總統釀造一種名為“白宮蜂蜜啤酒”的自釀酒。該部門釀造的酒分為清爽淡啤和濃郁黑啤,而酒的原料則來自于奧巴馬夫人米歇爾在白宮花園內的養蜂箱。
最近,韓國完善了有關啤酒制造的法律,在家親手釀造啤酒的人逐漸增多。任何人都可以在相關網站上獲得有關家庭釀酒的相關信息與各種制作方法,提出或回答有關家庭釀酒的相關問題。網站還銷售家庭釀酒時所需的各種工具、谷物、麥芽等材料,宣傳有關啤酒的各種韓國法律與家庭釀酒的相關信息。據了解,進行家庭釀酒的韓國人大部分是科學家,或是從事相關工作的工程師。
編輯:盧靜